沈阳市都市绿洲心理咨询中心024-85615331
当诗歌遇见CBT ----隐喻如何促进认知重构与情绪疗愈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转眼间,已经跟随郎勇老师在CBTs中级班实战成长小组学习了2个月,这一期我们主要学习应用认知行为技术针对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社交恐惧、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创伤危机干预等专病的治疗。在郎勇老师的教学中感受更多的是一个CBT治疗师的细腻和柔软。我们不仅仅是和郎老师学习心理学技术也在和郎老师学习爱自己,也更温暖友善的爱护每一个来访者。

图片2.jpg

    

    专业知识学习之余,郎勇老师还建议我们经常做一些滋养自己的事,读书、赏诗、绘画、品茶、手工、拍照、和花花草草,猫猫狗狗在一起,在繁忙中享受一刻宁静。在学习中伙伴们读诗歌的时候,其中的隐喻让我们的思维豁然开朗。



    诗歌隐喻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结合,为心理治疗提供了独特的干预视角。CBT核心目标是识别并修正非理性思维模式。诗歌隐喻通过意象将抽象问题具象化,帮助来访者外化问题,更客观地审视自身认知,隐喻成为认知重构的桥梁。C B T 是基于实证的,研究显示,隐喻能激活右脑情绪处理区域(如岛叶),与左脑的逻辑分析协同工作,促进认知灵活性。隐喻也是来访情绪表达的间接通路,对直接表达情绪阻抗的来访者,诗歌提供了安全距离,可降低防御机制激活,诗歌通过意象和象征传递复杂情感,通过他人或自然的隐喻描述自身问题,降低了直接讨论的威胁感。同时诗歌隐喻其艺术模糊性恰好弥补了理性疗法对情感维度的相对忽视,形成更具人文关怀的综合治疗框架。通过将文学表达与结构化心理治疗相融合,既能提升治疗的趣味性和接受度,又能深化个体对自身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觉察与重构。多项研究表明,隐喻干预能提升CBT对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效果。 诗歌治疗在创伤后成长(PTSD)中也尤其有效。

    诗歌隐喻与CBT的结合使心理治疗更具有人文深度,使改变过程既理性又充满生命力。接下来就请大家欣赏我们中级班学员们喜欢的诗歌,看看哪一首诗歌也触动了你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