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都市绿洲心理咨询中心024-85615331
通过食物认识自己(沙龙第480期回顾)

本次沙龙曹老师用非暴力沟通的角度讲述了实物与身体的关系。推荐书为希尔薇亚·哈茨威兹《非暴力沟通-食物与身体关系篇》,使用了董国臣老师的生命能量卡牌。曹老师学习非暴力沟通3年时间,对非暴力有深刻理解。非暴力又称作爱的语言,同理心,基于需要的意识,长颈鹿语言等。非暴力沟通归根结底一句话总结,就是活出来。

图片

曹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做了一次冥想,只连接而不评判尽可能的沉浸和投入,在老师的指导语下关注自己的呼吸,随后音乐响起。第二个游戏是做了一个我和你一样的游戏第三个活动是两人一组做有关食物故事的分享,A可能说到和某一种食物的一个关系,用两到三分钟解说,小伙伴B复述并且,反馈。
分享时有一个朋友说为了减肥,我必须要吃一些白菜啊,水煮白菜等等。曹老师说一句话讲得好,如果我们一起在桌子上吃饭,如果不能微笑的话那就太遗憾了。我必须我应该等等这类的表达,看上去我们和食物之间不是一个友好的关系。吃东西呢,有体验有意识的去吃,基于我的内心的需要,我身体的需要去吃,要认认真真真的,慢慢的吃,把其他的事情都扔到一边去,要注重于身体的连接,吃是在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除了饿了的之外的需要,可以用其他的策略去满足。

图片

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是按需喂奶,那么母亲的乳汁也会根据孩子的需要分泌。现在成年后我们对于食物的需求,提倡按时,但基本上也是根据需要本身去做,当我们孤独啊,烦了或者累了,或者说需要庆祝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去吃东西,但是实际上这个很多的时候实在满足一个情绪的需要而不是说身体的需要。
我今天在上课之前也是没有吃东西,然后我去下楼吃了一点东西,今天要讲沙龙有很多事,想再去准备看一下,但是好几次想拿起手机但是也慢慢地把手机去放下,提醒自己我要去践行好好吃东西,认真的慢慢地去吃东西,这样一个重要的需要。

2.jpg

真假饥饿测试表把饥饿分为生理饥饿和情绪饥饿。生理饥饿逐渐产生,胃咕咕作响,饭后几小时出现,吃饱后消失,进食带来满足感。生理饥饿突然产生,想尝尝冰激凌等大脑的想法,随即发生,吃饱后依然存在,进食带来羞愧和内疚。

图片

曹老师说我学习非暴力沟通最近的一个感受就是创造性地满足重要的需要,人的重要的需要有这样几种:一首先是连接,我们在任何时候,有与任何人进行连接的需要;二是同理心;三是创造性,我是一个很框架性的人,但是一旦是学习用了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就像闸门打开了一样,尤其是你在困难和烦恼的时候,你通过想更多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嗯那么嗯这个就会很重要。另外一个需要就是接纳的需要,还有爱的需要。

图片

我们要和身体结成同盟,要满足身体的需要,我们有的时候把吃呢,看作是爱,把爱吃下去,但是食物仅仅是食物。你可以有创造性的用其他的方式,用更多的策略满足身体除了饿以外的需要,启动你的创造性,所以其实非暴力沟通更多的在于一个选择,你要确定说我选择做我自己的主人,我主动做出选择。在头脑中学习非暴力沟通,在实践中练习非暴力,实际上这个差距是十万八千里,当然在你每前进一步的时候,你就会享受它带来的好处,那么非暴力沟通就是,自主性与自由,我主动选择,我有选择的权利,而对别人有需求这件事情不是非暴力沟通。

3.jpg

图片

希尔薇亚·哈茨威兹是为美国人,1989年获得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认证的第一批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师,是首批获得认证的20位其中之一,她这些年擅长的领域就是非暴力沟通,和营养医学,我的专业是预防医学,那么关于营养学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有新的变化,它是阶段性的,我的感受呢是在有限的生命时间之内,把自己交给身体,相信身体能够照顾好自己,与身体和谐相处,有限关注。

图片

非暴力沟通四个主旨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比如说太太想出去吃饭,而先生说不想出去吃饭,如果你是太太,你应该去做什么样的反应。太太对先生说,“当你说今晚你不想出去吃饭时,是不是因为你感觉到疲惫乏累,情绪低落,你需要好好休息吗?要不要我来准备我们的晚饭”。现场一老师说,这是什么神仙老婆啊,太好了。曹老师说练习过非暴力沟通,就很自然,当然晚饭是可以点外卖的。

4.jpg

要充分的去体验那个其中的感受,当你与身体的感觉,与内在的感受,充分的连接,充分的体验之后,人的需要就会浮现出来。在请求的阶段,一定要具体,越具体越明确越好。比如说太太经常抱怨先生,不要加班,太太抱怨背后她的需要是先生能在家多陪陪她,结果先生回头办了一个健身卡。常常是把自己整明白,才有力量去搞定关系,去搞定家庭中的问题。

图片

有一个老师反馈说,我经常买东西但是没有时间吃,当时觉得想吃但是买了之后就不想吃了,所以家里的东西总是直接扔掉。曹老师说,买买买购一定是满足了你个人的某个需要,它是和原来的模式有关,当你意识到,改变也就随之发生。买的时候要充分的去体验,买满足了你的什么需要,是身体的需要还是情绪的需要,先去接纳这一点接纳,不去否定和评判自己,先去接纳我喜欢购买东西,同时可能吃不了这个事情。然后在这一点逐步的调,下一次可以稍微少一点儿,逐步的改。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停下来,慢下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如此,让事情慢慢地沉淀下来。

5.jpg

图片

书中饥饿/饱腹感自测表有10个等级,从饿到有点恶心到太撑了,那我们最好的方式是2-5,在你感觉到饥饿现在就要吃这个状态,吃到状态满意感觉到胃里有食物,但是胃并没有被塞满,也没有不舒服,这是推荐的进食方式。我们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很棒的建议。例如基于选择而非习惯性进食:习惯是无意识行为(或者一点点的意识)的一次又一次重复;随着意识的觉醒,祝福你做出能满足需要的选择;愿你与食物做朋友,让营养滋养你的身体;愿你选择与食物建立起满意的关系;愿你带着接纳,好奇心和同理心去探索食物和饮食。吃是一种感官体验,享受吃东西的感觉;与食物交谈,假装它们可以对你的话做出回应;控制食量;烹饪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睡前两个小时不要进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促进身心连接;你每天的选择,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图片

在带领大家有意识地体验你的进食感受环节,曹老师买了一些麻薯,给大家体验,比较理想的是半熟芝士,很遗憾没有买到。当把食物放进嘴里,闭上眼睛,品味食物的味道,成分,温度和口感。前5分钟,慢慢咀嚼,用心品尝你嘴里的食物,当你完全体验了其中的滋味后,睁开你的眼睛,去尝试另一种食物。大家分享时候有一个朋友反馈说,我其实常吃麻薯,我以前从来没有认真的吃过东西,我这一次终于发现糯米房子里面的有小豆子,房子富丽堂皇,那个豆子才是房子的主人。帕瓦罗蒂曾经有一个名言就是说我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经常性的能够停下手上的活,把注意力放在吃上。


图片

图片

最后,曹老师拿出生命能量卡牌,每一个在场的老师可以抽到一张,针对卡牌上面的内容回家慢慢地练习,这套能量卡牌一共有81张,对应人的81个需要,非暴力沟通的书上,列有60个需要,而这个需要呢是一位非暴力沟通的董老师制作的卡牌,很不错。沙龙总结的环节,曹老师说一个人的胖和瘦呢,是和基因有关。你胖一点还是瘦一点,其实真的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你与身体有一个充分的连接,与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一起,与外貌和体形,与身体内在的情绪在一起,和谐地在一起,接纳真实的自己,身体慢慢回复到常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