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关系中建立联系,由此也得到了延续。这次的夜沙龙紧接着上次的主题,依旧由睿熙老师带领我们探寻亲密关系这即痛苦,又充满疗愈的旅程。
有的人一生都被儿时的亲密关系疗愈,而有的人一生都在疗愈儿时的亲密关系。
我们时常羡慕那些拥有幸福同时又可以把爱传递给别人的“圣母玛利亚”,又不断在诋毁像“莎乐美”一样,只能用伤害来表达爱意的自己。如此的纠葛和彷徨之下,有人选择沦陷于深渊的泥沼之下;有人即便失去双脚也在奋力向前爬行。
就像这次沙龙的个案一样,不断地面对着自己和已经逝去亲人的关系,同时又因为现实的痛楚,不断地回避这种关系。
这便是自我成长,是一个现实—意识—现实不断转换和统一的过程,就像心理学中平凡—特殊—平凡,来回转换的理论性质一样。即便我们足够强大,但在人际关系中追本溯源,我们依然发现,那最初的亲密关系依旧牵绊着我们。
就像现场个案中,自己和已经逝去的父亲那样,我们对曾经对父亲的期待,和父亲对于我们的爱最终都融在了一起。化成为一种遗憾和缺失,通常我们称之为未完成事件。
这种未完成事件在无意识中停留,加以保存和“美化”或“丑化”,渐渐地影响着我们,引导者我们。
个案中的伙伴是我们的一位老会员,我们从最开始看见她那焦虑和不稳定,到现在的稳定和坚定。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即便如此,那些伤痛却还在那里。
就像我和我姥姥的关系,这其中也肯定有对我不好和我并不满意的事情。但随着姥姥离开了了,那些不好都渐渐淡去,最终剩下的只有那雨后彩虹般无限的美好七彩之桥。因为,在我们没有任何爱的童年中,那仅有的一丝关注和关怀是我们唯一的稻草。
排列中,母亲和父亲走向了“真理”,而“我”也走向了“真理”与个人成长之间。这一幕深深地刺痛的我的心灵,这不光是个案的模式,似乎也是我的模式。为之坚持和让自身活下去的理由,似乎就是“真理”与“心理”的和解;是“神性”与“平凡”的和解,同样也是“自我”与“母亲”的和解,这也是我暂时无法做到的部分。
不过,在看到个案跟着家庭和解,跟家族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内心也得到了一丝安慰。也许自己不用那样过度纠结过去?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真正的狐狸也说不定?
即便有时不愿承认自己,但我想说,每一个带着亲密关系中伤痛还依然咬牙前进的人,都是坚韧不屈的勇士。
不过勇士也需要休息,那就在睿熙老师的家庭系统排列,还有绿洲的包容与爱中,得到修整和保护吧。
讲师介绍
孙睿熙
沈阳市都市绿洲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沈阳爱普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
国际催眠治疗师
国际完形治疗师
国家注册EAP运营师
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心理专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铁西区委员
沈阳市员工帮助协会常务理事
辽宁广播电视台心理嘉宾
沈阳市铁西区妇联兼职副主席
师从亚洲系统排列大会主席周鼎文学习系统排列,师从国际顶尖萨提亚家庭治疗师玛莉亚·葛茉莉(Dr. Maria Gomori)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
曾受邀于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辽宁广播电台《她时间》、《青春风景线》、《有话您说》、《生活导报》、《有一说一》、《爱情对对碰》等节目做心理专家,主持沈阳电台《心海阳光》等节目。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