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突然意识到,过去的自己像被一层迷雾包裹——习惯按他人的期待去做事,在关系里优先迎合而非表达自我,甚至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热爱什么。而“二次成长”,正是打破这层迷雾,主动探索自我的开始,它无关年龄,只关乎我们是否有勇气重新审视内心。
为帮助成员探索自我、化解内心困扰,在祝丹老师的带领下,《二次成长》心理疗愈读书会于2025年6月17日顺利开展。本次读书会围绕心理学书籍《二次成长》,通过理论解读、案例分享与互动交流,让15名参与者在祝丹老师的专业引导中重新审视自我成长轨迹,收获了心理疗愈与个人成长的双重启发,逐渐抚平内心的创伤,重新找回生活、工作中的勇气和力量。
成长的第一步,是学会“暂停”,而“二次成长”读书会便是一个契机,当生活按惯性推进时,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问问自己:“我此刻的选择,是出于本心,还是随波逐流?我真的了解自己吗?”这种对内心声音的倾听,是自我探索的起点。
读书会从“理论,案例,分享”三个方面展开,祝丹老师会结合书中核心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解读专业的心理学概念,但她没有过多的停留在理论讲解,而是通过案例分享,引导大家将书中知识与自身经历关联,产生共鸣。而具价值的环节,是每次成员的分享与互动。祝丹老师始终扮演“倾听者”与“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面对大家的表达,祝丹老师从不用“应该怎样”的评判式建议,而是用“你当时的感受一定很难受吧”等共情式提问,引导大家自我觉察。
本期读书会让我认识到,二次成长需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常常在对比中放大自身的缺点,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勇敢,从而陷入自我怀疑。但真正的自我探索,不是要把自己打造成完美的模板,而是要学会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承认自己会脆弱,允许自己有缺点,理解每个人的成长节奏都不同。当我们不再用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以更轻松的心态去探索:原来我是在恐惧这些,原来我这样与人相处会更舒服,原来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这样的。
这场二次成长,本质上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从倾听内心的声音,到在学习中校准方向,再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每一步都是在一点点拼凑出更完整、更真实的自我。穿过人生海海的未知,越过山山而川的阻碍,终于在自我探索里读懂“不过尔尔”,真正的成长,是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稳步向前。感谢祝丹老师的引导,感谢小伙伴们的陪伴,期待我们都可以遇见更清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