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都市绿洲心理咨询中心024-85615331
夯实筑基 炼精化气 ---CBTs中级班专病心理治疗技能培训

    春光明媚,万物竞发。3月15日郎勇老师认知行为治疗(CBTs)中级班实战成长小组第五期正式开课啦!

    本期成长小组注重学员心理治疗及CBT核心能力的培养,小组采用结构化的授课,每课一个主题,每课均提供练习材料和小组练习的内容,目标是系统的培养CBT治疗师的综合能力。各位学员在上一期CBTs筑基班学习成长的基础上,将在本期中级班继续夯实CBT 基本技能并逐渐“炼精化气”将技能整合应用到专病的解析和治疗中。本期将重点学习焦虑障碍、惊恐发作、社交恐惧、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创伤及危机干预的心理治疗,并将在结业前通过每位学员提交的基于CBT的个案报告及督导,对学员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

图片1.jpg


    课程伊始,通过各位学员的自我介绍,真切地感受到大家对课程的期待,有四名学员是跳过筑基班直接进入到中级班学习的,对此几位学员也表达了忐忑的心情和迫切学习的渴望。中级班课程设计中有对基础知识和技术反复练习夯实的过程,所以跳级的学员们可以通过在小组的讨论学习和案例练习中快速地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和技术。

    筑基班的老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将CBT的技术娴熟有效地运用到个案咨询的经验,也分享了坚持正念提升自己觉察情绪,接纳自我的积极影响。欣赏每位学员在繁忙内卷的陀螺式生活工作中,勇敢地取舍、权衡给到自己学习充电的机会。参加郎勇老师的CBT成长小组,不仅仅是学习技术,更是喜欢郎勇老师的真实、松弛、温暖和幽默,并且也认同并热爱CBT内核的滋养。

    作为咨询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热爱选择一种或几种心理治疗流派,也可以将几种治疗流派整合应用在个案的工作中。但前提是要有专业的理论基础,专业就是咨询师要对某个特定的心理治疗理论有重点深入的理解,要学习用这个理论对来访者的症状、心理行为进行解读。然后形成一个基本特定理论下的工作假设,这就是“个案概念化”。用这个概念的框架去观察、思考个案,制定治疗方案,决定怎样进行具体工作,预测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任何一个个案,咨询师都要有一个主要的理论框架来理解来访者,只有精准的理解来访者,才能建立稳定的咨访关系和工作设置,将来访者的利益最大化,帮助来访者不断有新的经验和成长。在咨询中给到来访更深的共情,有效的支持而不是伤害。如果咨询师没有能力对个案形成基本的“个案概念化”就很容易在咨询中无效的卷入而感到挫败。对来访也是不负责任的。

        相对于其他心理治疗流派,目前CBT已经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广泛、被使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心理治疗专业恢复以来,CBT以其短程有效、结构化、操作性强等优势,深得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青睐,在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领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CBT已经成为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社会工作者必备技能。

    CBT对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人格障碍、应激障碍、进食障碍、精神病性障碍、双向障碍、失眠障碍、身心问题及各种成瘾问题等都具有成熟的治疗方案和明确的治疗效果。相信此次CBT中级班的学习一定会帮助学员熟练的应用CBT 理论框架对常见的专病独立完成个案解析。

    第一天的课程,学员们在学习了焦虑基本知识后,就马上投入到分组练习中,现场实操了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来访首次访谈,如何高效收集关键信息。我们的智能助教是DeepSeek。在赞叹AI强大深度思考能力和速度的同时。也感受到AI智能的局限和模式化的僵硬。而在郎勇老师的个案访谈演示教学中,不仅仅是现场的来访,所有学员都有被咨询师柔软托起。访谈中郎老师意象和隐喻的巧妙运用正是CBT咨询师无为的智慧,咨询师不疾不徐,不仅将自己化身为海纳百川的容器,而且还不留痕迹的在容器底部铺上软绵绵的细沙,让来访者不惧跌落,在安全的空间里自在放松地梳理困惑。

    实战成长小组除了现场实战练习,也会给学员布置作业,第一次课程的作业是让学员通过自测《焦虑量表》来了解焦虑的想法、情绪、行为、躯体表现的四维特征。郎勇老师也建议大家坚持每日打卡“每天做一件滋养自己的事”。在生活的喧嚣与纷扰中,我们常常需要找到一些简简单单的小事来抚慰心灵,滋养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立体多面的人,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自我关怀的咨询师,让自己能够从内至外的流动柔软,丰盈灿然。欢喜雀跃,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是心理治疗技术的根基,是“炼精化气”的内在推动力。